一帶一路上的地理標誌——陸上絲綢之路篇
- 2017-05-17 07:56:00
- 0670知識産權 原創
- 1220
“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省區包括西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五省區,西南重慶、四川、雲南、廣西等四省市區,以及最新擴圍的內矇古,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
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深入推進,直通中亞、歐洲的貨運快車將暢通無阻,不僅能夠節省大量時間成本,還可以爲地理標誌産品對沿線中亞、歐洲國傢的齣口實現市場覆蓋。沿線省份可以藉機搭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快車,通過品牌創新,髮揮市場推動力,使古老的民族特色産品實現驅動式跨越髮展,從而帶動沿線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髮展。
截至2017年3月,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在華已註冊地理標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數量爲法國35件,意大利19件,英國3件,德國2件,西班牙2件,格魯吉亞2件。
陝西:絲路新起點 轉型促髮展
西安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承載著中華盛世的驕傲與榮光。衕樣也是新歐亞大陸橋重要樞紐,如今西安正積極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
“著力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形成我國曏西開放的重要樞紐。”西安是陝西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重要節點城市。
從國傢戰略到陝西“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決策部署,陝西主動融入建設“一帶一路”大格局中,始終立足資源、産業優勢,搶抓機遇、曏西開放。而在以能源産業爲主導的陝西經濟轉型髮展中,地理標誌産品顯示齣獨特的優勢。府穀縣就是陝西轉型髮展的典型例子。
“傢有5株海紅子,頂養一箇好兒子”,海紅果被府穀百姓稱爲“搖錢樹”。海紅果是府穀特有的天然原始樹種,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府穀也被譽爲“中國海紅果之鄉”。
産業髮展需要品牌提陞,“府穀海紅果”2011年註冊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隨著品牌效應的拓展,府穀海紅果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衆多城市。2015年,府穀縣海紅果年産量達7097噸,銷售520噸。
爲瞭加快特色産業步伐,促進農民增收,府穀縣又在黃米上做起瞭文章。
糜子是府穀縣傳統栽培作物之一,脫殼之後稱爲黃米,是我國僅次於水稻的傳統製米作物。黃米不僅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2011年3月21日,“府穀黃米”註冊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收購和市場銷售價格一路攀陞,上漲近三分之一,爲農戶創收5400萬元。
蘋果則是洛川農民緻富的“金蛋蛋”。“洛川蘋果”於2008年10月註冊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衕年10月8日,該商標被認定爲馳名商標,也是農産品品牌價值榜單第二名。
除此之外,漢中仙毫、鎮安大闆慄、臨潼石榴、銅川大櫻桃、蒲城酥梨、臨渭葡萄、大荔鼕棗、韓城大紅袍花椒、甘泉豆腐榦等地理標誌産品助推陝西衆多農戶走上瞭緻富之路。截至2017年3月底,陝西省已擁有79件地理標誌商標。
隨著國傢“一路一帶”戰略規劃實施,陝西省進一步實施“走齣去”步伐。2014年11月28日開通的“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如今已經成爲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受歡迎的經貿交流“新使者”。截至2016年2月底,“長安號”纍計運輸貨物28.2萬噸,齣口總值約2.9億美元,貨物目的地分佈中亞5國的44箇城市,亞歐大陸橋陝西段的通行和輻射能力全麵提陞。陝西的地理標誌也隨著“長安號”在絲路的交流閤作中嶄露頭角。
甘肅:黃金地段 飛天新姿
扼絲綢之路之“嚥喉”,在黃河以東地區古代絲綢之路分爲南北兩線,甘肅成爲打通曏西進髮的最關鍵一步。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於經濟相對落後的甘肅來説,是一箇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構建我國曏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閤作戰略基地。”根據“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及甘肅省蔘與“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甘肅省確立瞭自己的戰略定位。
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稟賦良好,縱深1600公裡長的甘肅成爲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大通道。
“中華當歸甲天下,岷縣當歸甲中華。”岷縣當歸又稱“岷歸”,據史書記載,岷縣當歸已有1700多年歷史。
甘肅是中醫藥的髮祥地,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甘肅是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是全國中藥材優勢主産區之一,人工種植麵積位居全國第三。大宗道地藥材30多種,岷縣當歸就是一例。
經過多年的積纍和髮展,目前已形成瞭藥材種植加工、中成藥、生物製藥、化學原料藥和醫藥商貿物流等較爲完整的産業體繫,成爲甘肅經濟髮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岷縣當歸”、“渭源白條黨蔘”等多項中藥材穫得地理標誌商標註冊。
自“一帶一路”戰略提齣以來,甘肅省政府聯閤多部門力量,積極推進甘肅中醫藥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傢,先後與烏剋蘭、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等20多箇國傢建立瞭閤作關繫。
截至2017年3月底,甘肅擁有67件響當當的地理標誌商標,“蘭州百閤”、“平涼金果”、“康縣黑木耳”、“武都橄欖油”、“劉傢峽西紅柿”、“靖遠羊羔肉”、“定西馬鈴薯”等等,地理標誌産品的結構日趨多樣化,實現瞭地理標誌産品在全省的全覆蓋。地理標誌産品在促進區域首位産業髮展、延伸産業鍊條、提高産業競爭力,特彆是在推進精準扶貧更是髮揮瞭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甘肅省地理標誌産品總産值145.97億元,年利潤54.99億元,直接從業人數達到325.7萬人。
絲路展新姿,飛天舞蹁躚。美麗的飛天不再沉寂,她見證着甘肅在開放中蝶變,在開放中超越,在開放中陞華。作爲中國西部最具潛力的髮展地域之一,以地理標誌産品爲代錶的甘肅特色農産品走齣國門,享譽海外。
寧夏:戰略支點 清真特色
無論是古絲綢之路上傳來的駝鈴聲,還是晉商喬緻庸從福建販茶葉到恰剋圖的路上,這兩條古代的“黃金”之路在地圖上形成一箇交會點,那就是被黃河環抱的魚米之鄉寧夏。多年來,“不沿邊”“不靠海”一直是寧夏對外經濟髮展的瓶頸,直到國傢提齣構建“一帶一路”,給寧夏帶來新的髮展機遇。
“以國傢‘一帶一路’戰略爲引領,進一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正在成爲寧夏開放髮展的新定位。
寧夏是小省區,但很有特色。寧夏的枸杞、釀酒葡萄、瓜菜、草畜等現代農業已經形成瞭一定品牌。
中寧縣是枸杞的起源地,已有600多年人工栽培歷史,成爲我國枸杞最早的種植地區。2001年,“中寧枸杞”穫得地理標誌商標註冊。目前形成瞭以中寧爲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銀川以北爲重點的區域佈局。枸杞榦果總産量達到8.8萬噸,年綜閤産值超過74億元。
西吉縣先後申請註冊瞭“西吉馬鈴薯”、“西吉芹菜”兩箇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該兩箇商標於2010年和2012年分彆被認定爲馳名商標。目前,該兩箇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應用運行正常,成爲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箇突破口,也是加快農業産業化進程的有效途徑。
作爲集中連片特殊睏難地區的寧夏,精準脫貧任務艱巨,必鬚創新思路,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走齣具有自身特色的脫貧路徑。
“鹽池灘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註冊,對促進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髮展髮揮瞭極大作用。目前在農村流傳的説法是:一隻羊就是一棵“搖錢樹”,一圈羊就是一箇“小銀行”,充分體現齣灘羊在廣大農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是寧夏的最大特色。寧夏有和阿拉伯國傢相衕的宗教信仰,相似的生活習俗,是寧夏對阿開放的天然優勢。現在,世界上有22箇阿拉伯國傢、2億多人口處於“一帶一路”沿線,成爲寧夏的天然閤作夥伴。
中阿博覽會是寧夏創立的一張“金字品牌”。2015年,寧夏成功舉辦瞭第二屆中阿博覽會,中阿技術轉移、商事調解和農業技術轉移中心等5箇雙邊閤作機構落戶寧夏,籤約項目241箇,閤衕資金達1830億元。
而在不久前,中寧枸杞剛剛蔘加完2015年中東迪拜國際果蔬展後,又趕赴土耳其舉辦中寧枸杞專題推介會,正式進軍中東市場,填補在瞭這一市場上的空白。
近三年來,寧夏將自身髮展融入全國開放大格局,以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爲主攻方曏,大力推進以麵曏阿拉伯國傢和世界穆斯林地區爲突破口的對外開放,走齣瞭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經濟髮展之路。寧夏用足用活瞭“中國迴族之鄉”優勢,把這張“特色牌”變成真正的“王牌”。
新疆:核心區域 瓜果飄香
“新疆將依託地緣優勢,深化與週邊國傢和地區的交流閤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技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新疆如是定位。
一直以來,新疆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中國、印度、伊斯蘭、希臘羅馬文明體繫的交滙點,是華夏燦爛文明進程的活化石、西域絲路精妙絶倫的博物館、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歡樂園,具有不可替代的區位、地緣和人文優勢。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喫西瓜。”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特點,讓新疆成爲有名的瓜果之鄉,葡萄、甜瓜、西瓜、蘋果、香梨、核桃、無花果等優良品種達數百種之多。截至2017年3月底,新疆已擁有83箇地理標誌商標。
一粒葡萄,延續一段文明。新疆栽培葡萄有兩韆多年的歷史,品種資源十分豐富,約有600多箇品種。新疆葡萄皮薄肉脆、汁多味美,形衕珍珠瑪瑙,爲我國鮮食葡萄之珍品,而吐魯番葡萄中的無核白葡萄更堪稱“中國緑珍珠”。“吐魯番葡萄”、“阿圖什木納格葡萄”等先後穫得地理標誌商標註冊。
“若羌紅棗”、“和田玉棗”、“阿剋蘇核桃”、“庫爾勒香梨”等在衕樣的氣候條件下,也形成瞭優質的形態、品味,衕樣成功註冊爲地理標誌商標,受到商標法的註冊保護。
新疆也有不少畜産品註冊爲地理標誌商標。“裕民巴什拜羊”就是畜産品的代錶。白鼻樑,棕紅軀體,毛長細,絨毛含量多,是巴什拜羊的主要特徵。巴什拜羊的屠宰率、胴體重、淨肉率和骨肉比等四箇方麵在我國均居首位,成爲世界上不可多見的優良肉用品種。
絲綢路上瓜果香。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齣,讓具備瞭特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政策優勢和後髮優勢的新疆,站在瞭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前沿,新疆也因此成爲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戰略樞紐。
新疆有5600多公裡邊境線,與週邊8箇國傢毗鄰,擁有17箇陸路開放口岸,建有通曏歐亞內陸的鐵路、公路、航空及管道四位一體的綜閤立體交通網絡,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我們每年3萬多噸大多齣口中東和歐洲的吐魯番葡萄榦,將不用再從天津沿海等地區繞道瞭。”在新疆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如今,新疆的瓜果産業在每年産生數百億經濟效益的衕時,還成爲塔裡木盆地阻擋風沙、改善緑洲氣候的重要生態屏障。
- 信息來源:工商總局商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