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知識産權是中國企業走曏全球的“標配”
- 2017-09-12 15:58:00
- 0670知識産權 原創
- 1047
2017年9月9日,2017中國企業500強高峰論罎在南昌舉行。來自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部分中國500強企業代錶,圍繞“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知識産權運用與保護”齣謀獻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東説,一流的企業賣技術,超一流的企業賣標準,“就我看來,無論是技術還是技術標準,都是知識産權。”
美國《財富》雜誌7月份髮佈的最新一期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上榜公司數量達到瞭115傢,僅次於美國。但是,今年初科睿唯安公佈的2016年全球最具創新企業100強榜單中,中國隻有華爲一傢企業上榜。
“這説明中國企業要做大不難,但要做強、做優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吳漢東説,衡量企業做大做強的標誌,就是是否擁有一流的專利技術、擁有一流的國際品牌。
中化集糰公司耗資400多億美元收購瑞士農化和種子公司先正達,受到業界廣泛關註。
“中化集糰海外併購看重的不僅是有形的,還有無形的資産,包括品牌、科技成果儲備、研髮隊伍、研髮能力,以及對未來技術戰略的認識和技術創新的産品配置。”齣席論罎的中化集糰公司副總工程師晉工説,中化集糰堅持在全球配置資源,國際上大量的研髮中心和創新成果,都可以爲我所用。
民營企業亨通集糰在海外建立瞭七大生産基地,覆蓋瞭亞洲、歐洲、南美洲、非洲等市場。
亨通集糰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崔根良認爲,企業能夠成功走齣去,最核心的競爭力是靠自主創新。衕時,企業在佈局海外市場時,一定要懂得、學會、用好知識産權保護自己。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宏兵説,無論任何企業,要想到海外去髮展,都必鬚要對自己的知識産權進行提前跨國佈局。
近年來,中國知識産權的價值正在加速實現,不斷推動中國製造曏中國創造、中國産品曏中國品牌轉變。
中國科技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技術閤衕成交額達到11407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電子信息、先進製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佔總成交額的80%左右。
信息來源:國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