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雲軟件著作權登記 阿裡雲是班主任 阿裡雲美術登記

自主知識産權助力地震預警和災後救援

2017-08-18 13:04:00    0670知識産權    1173    原創

祈福九寨,天佑新疆。剛剛過去的一週,接連髮生在四川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的兩次地震,讓全國人民的心情格外沉重。特彆是8月8日髮生在九寨溝的地震,截至記者髮稿時已造成25人死亡,牽動著國人的心。

地震無情人有情。災難髮生後,災區群衆在全國各地的幫助下迅速開始災後救援和重建傢園。從兼具探測、指揮、搜救等功能的無人機到在高空提供通信保障的移動基站,從及時報道災區情況的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到地震預警繫統,除瞭傳統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幫扶,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技術的應用,也在此次抗震救災中大顯身手。

搶險救災 創新助力

光纜損譭、基站中斷,8月8日地震災情髮生後,身處大山中的九寨溝景區荷葉寨一度因爲通信信號中斷而處於“失聯”狀態。是否還有受睏群衆?次生災害髮生的概率有多大?就在人們焦急盼望之際,由無人機搭載的高空基站在荷葉寨緊急陞空投入使用,迅速打通瞭方圓30多平方公裡受災區域內的移動通信信號,支持救援工作的指揮調度。

“藉助該高空基站迅速建立的應急通信繫統,可衕時爲近韆名手機用戶提供卽時通信服務,保障救援工作順利進行。”作爲創新應用的無人機高空基站繫統的研髮及供應商之一,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卓翼智能)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近年來,通過加強自主研髮和産學研閤作,卓翼智能在工業級飛控繫統方麵進行瞭較爲全麵的知識産權佈局,圍繞無人機的長滯空、大載荷等技術提交瞭多件中國專利申請,相關産品已廣泛應用於救災搶險等多箇領域。

除瞭提供通信保障外,搜救功能也是無人機在搶險救災中最大限度髮揮自身優勢的關鍵一環。九寨溝地震髮生後的次日淩晨,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創新)啟動瞭應急響應,決定派遣無人機小分隊抵達災區蔘與到救援工作之中。“目前,大疆創新研髮的無人機不僅圍繞自身擅長的飛控、雲颱方麵進行瞭專利佈局,還在拍攝控製、圖像處理等技術領域提交瞭大量專利申請,在全球提交專利申請超過1500件,擁有專利400多件。”據大疆創新有關負責人介紹,依靠上述創新技術的助力,救災小分隊不僅可以使用無人機勘探災情,在保障救援人員自身安全的衕時,還能通過對現場情況的航測、追蹤,爲災情救援提供可靠依據,加快搜救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災後救援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救災信息的及時傳遞也在此次地震中吸引瞭廣泛關註。而國人收到的首條地震信息,是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用時25秒編寫的《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髮生7.0級地震》。8月9日早晨7時27分52秒髮生的新疆精河縣6.6級地震,首先髮齣速報的消息生産者依然爲機器人。“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運用自主知識産權的地震數據管理與服務繫統,自動完成數據抓取、數據加工、自動寫稿、編輯籤髮的流程,其寫作與播報的速度用秒來計祘,快速而準確。”中國地震颱網中心有關負責人錶示。

研判預警 專利支撐

地震無情,在悲傷之外,也有令人欣慰的一麵。很多人註意到,在九寨溝地震髮生後,與九寨溝縣衕屬四川阿壩州的汶川縣電視颱在地震波到來之前彈齣預警畵麵;而一款地震預警APP更是在不到20秒內連髮5條推送,爲成都市用戶提供預警信息。而上述預警信息有一箇共衕點,卽落款都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名字。

“此次用到的ICL地震預警技術,是利用汶川大地震餘震資源,吸收國內外地震預警技術併進行創新而形成。”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經過近8年時間的佈局,我國已圍繞該地震預警繫統提交瞭多件專利申請併穫得授權。

國傢知識産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審查員就ICL繫統文獻進行瞭檢索分析,結果顯示,該繫統在許多技術創新點上均爲首創,如融閤現地法和異地法的預警技術,基於颱站現場處理的預警技術,地震烈度的聲音提示方法,基於iOS操作繫統的預警倒計時方法,電視地震箇體預警信息髮佈等。

實際上,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髮的《關於加快應急産業髮展的意見》中便明確提齣要加強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促進應急産業科技成果資本化、産業化。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髮的《應急産業培育與髮展行動計劃(2017~2019年)》中再次強調,要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應急産業創新能力。

天佑中華、多難興邦,我們期待著創新和知識産權的力量,在爲災區帶去幫助與希望的衕時,能夠爲災區重建傢園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本報記者 崔靜思 通訊員 王瑞)

來源:中國知識産權報